时间:2022-12-13 01:21:24 | 浏览:1243
这是云游记值得纪念的第一次海外之行。
我和夏的目的地是位于大洋彼岸、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的温哥华。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一位朋友在这里定居,熟悉环境,方便照应。
她也时常在网上放一些温哥华的毒照,以温哥华舒适的气候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诱饵”,怂恿着我们过去陪她。
图片来自网络
而对于我这个中了雪山的毒的人来说,举世闻名的落基山国家公园群更具有吸引力。
班夫、贾斯伯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它们拥有着不输给川西的茫茫雪山和原始风貌,令人无限神往。
旅行的筹备工作从今年年初就开始进行,初次出国旅行的我顺利而惊险地拿到了加拿大签证。而一向工作繁忙到无力呼吸的夏也破天荒地请到了长达二十天的假期。
之后就是预定机票、民宿,然后与平时旅行一样按照清单收拾好行李。
对于今年七月就将步入婚礼殿堂的我和夏来说,这便是提前到来的蜜月之旅。所以我们也特意带上了西装与婚纱,而拍摄婚纱照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
为此,我专门升级了镜头,将尼康“大三元”之一的“镜皇”——24-70mm/F2.8收入囊中,期待它在旅途中大显身手。
2018年5月1日,我和夏怀着激动与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温哥华的旅程。
由于本次旅行长达18天,游记将分为11篇文章进行连载,敬请期待。
出发的日子到了,我和夏就像是去春游的小孩子一样,早早地爬起床来。背上背包,带上所有行李,在朦胧的晨光中抵达了双流机场。
我们搭乘的是四川航空经郑州直飞温哥华的航班,全程耗时15个小时,还算是比较便利了。只是我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句熟悉的台词: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旅行。
之后就是例行公事的托运行李,安检,候机。上午9点,飞机腾空而起,告别熟悉的城市与街道,穿过成都常年昏沉灰暗的云层,向着遥远的大洋彼岸飞去。
再次回到这里就是十八天以后了。
第一段航程算是轻松愉快,大约两个小时我们就降落在郑州机场。并没有耽误多久,我们便顺利出关,正式离开祖国的大地。
之后就是一趟长达十个小时的空中之旅,航线首先一路向北,经过中国东北,俄罗斯西伯利亚,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岛。再穿过白令海峡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从阿拉斯加沿着北美洲的海岸线南下,最终抵达温哥华。
刚起飞就迎来了午餐时间,作为全国有名的“网红航班”,川航的航餐是相当出色的。对比美国航空公司白开水+大妈的服务,这一瓢带着乘务员微笑的豆瓣酱实在是暖心暖胃。
窝在狭窄的座舱里无聊地飞行,我和夏除了昏睡,就只能看看剧来打发时间。偶尔我也会打开遮光板,看看下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
这是飞行途中最令人震撼的景象,当时飞机正在飞越鄂霍次克海,下方则是一望无际的雪海冰原。海风将雪吹成波浪型,铺撒在蓝色的冰面上,给人一种海浪在一瞬间被冻结的错觉。
北京时间的午夜时分,窗外已是明月高悬,我们飞越了白令海峡与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也刷新回了5月1日。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却仿佛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十分奇妙。
终于,在断断续续,迷迷糊糊地昏睡之中,广播响起,飞机即将降落。向窗外看去,温哥华用连绵不绝的雪山迎接着我,让我的视线无法移开。
而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雪山的下方就是蔚蓝的大海,对于我这个看惯了川西高原茫茫雪山的人来说,实在是魔幻般的画面。
在震撼和惊叹中,飞机平安着陆。我们出发时是北京时间5月1日上午9点,抵达温哥华时同样是5月1日上午9点,过去的15个小时如同幻觉,却又真实而明晰地存在着。
温哥华国际机场(YVR)是一座富有设计感的机场,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中央的绿色庭院里,让这里更像是一座公园。机场随处可见北美印第安人的图腾柱,又让它充满着狂野与原始的魅力。
之前一直担心出关时会不会遇到盘问和检查,夏在路上一直叮嘱我,她来主答,我能闭嘴就不要说话。What?好歹我也是裸考过了四级的好学生……
结果入境官小姐姐一听我和夏是来蜜月旅行,顿时洋溢起了灿烂的笑容,一句“Oh~Congrantulations!”便让我们通过了,我在心里准备的一系列说辞完全没有派上用场。
放下心头大石,顺利地和迎接我们的朋友碰头。走出机场,清新而凉爽的空气迎面而来,我们的温哥华之旅正式开始了。
朋友的家位于温哥华南部的列治文市(Richmond),距离位于旁边海岛(Sea Island)上的机场不过十多分钟车程。这里曾是一座小渔村,后来由华人(主要是香港人)让它振兴发展起来。如今,这座20万人口的城市,60%的人口为华人,堪称北美最大的华人聚集地。
这里放眼望去全是中文店招,就算一个不会英文的人,在这里也能够畅行无阻。
我们预订的民宿就在朋友家楼上,先安置好了行李,然后就出去寻找美食果腹。
由于这里的华人大多来自香港广东,所以列治文的餐馆也以粤菜为主,种类以海鲜、早茶、米线居多,最终使得我极其怀念成都的火锅串串,此乃后话。
温哥华的第一餐,就选择了一家鱼汤米线。味道平平,清淡寡味,油和味精一概欠奉。每碗约15加币(与人民币汇率为1:5,即75人民币)。
以当地人的收入来说不算什么,但换算过来,再加上额外10%-15%的小费,还是有点肉痛。
朋友每天下午都要去当地政府为移民开办的免费培训班上课,所以不能陪伴我们。而我们为了调整时差,也不能睡觉休息。所以我和夏就在周围闲逛,好好享受列治文宁静的下午。
和外国大多数的卫星城市一样,街上空荡冷清,除了我俩基本上看不到其他行人。作为一座海滨城市,这里的空气极好,树叶透出活泼的绿意,街面上也看不见一点灰尘。
温哥华的樱花季是4月,所以此时樱花已经开始逐渐凋零,我们勉强赶上了樱花的尾巴。
粉红绚烂的花瓣在蓝天白云下绽放,如同烟花,如同火焰,形成完美的配色。
途中有许多小公园,空无一人,青草茵茵,绿意盎然,正对我和夏的胃口。我们就这样闲散地走着,将肺里积郁的空气与烦闷一吐而空。
走路回家,已是下午四点,温哥华与成都有15个小时时差,所以此时是北京时间的清晨七点。相当于熬了一个通宵的我们终究没有抵挡住倦意,倒在沙发上呼呼大睡。直到朋友下课回来,才将我们撺掇起来,开车带我们前往海边的渔人码头。
渔人码头位于列治文西南边的小镇斯蒂文斯顿(Stevenston),虽然比不上旧金山那座有名,却也别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这里正位于菲沙河的出海口三角洲处,与省府维多利亚所在的温哥华岛隔乔治亚海峡相望。
在这里能见到赤裸上身躺在草坪上闭目养神的大叔;能见到铺着塑料布野餐的四口之家;能见到带着狗狗跑步的帅哥;还有在海边嬉戏打闹的小孩子,一切都是那么闲适而安静。
是的,如果要问温哥华给我的第一印象,那就是这里实在是太“安逸”了。成都作为中国有名的休闲之都,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中已经算是慢节奏的了。而这里的生活比成都更加缓慢悠闲,让人不得不慨叹一句“万恶的资本主义”……
又闲逛了一会儿,直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我们才返回住所。一天的奔波让我们疲惫不堪,吃完朋友亲自下厨做的便餐,我们终于可以安心地睡觉了。
这一整天,9点从成都出发,飞行15个小时,降落以后在温哥华又度过了15个小时,这才宣告完结,共计持续39个小时。
我人生中最长的一个五月一日就这样结束了,而我们在温哥华的旅行故事,才正要开始。
远征温哥华(二):伊丽莎白女王公园与北美驾驶初体验
待续
大家都来大温多久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是否还习惯呢?经历了留学、工作、移民、定居的漫长道路后,会不会偶尔也会思考一下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出国,会不会现在的一切都完全不同呢?近日,一位已经来了大温七年的茹女士在论坛上发起了一个话题“如果我没有移民温
就在昨天的温哥华奥芬剧院,历史时刻终于到来:温哥华建市136年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市长Ken Sim沈观健正式宣誓,就任温哥华新任市长,第一任期从2022年到2026年。沈观健的团队、支持者、当地原住民领袖和众多受邀观众、媒体,共同见证了沈观健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三三综述】 每个城市都有一些当地人独有的生活方式,温哥华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是温哥华人习以为常,但游客却会感到惊讶的小事,有些新移民朋友对此一定深有体会。(图片来源:Vancouver Is Aw
温哥华是个多情的城市,温哥华是个一生要去一次的地方。Vancouver,温馨美丽,风光旖旎!I fell in love with you,the last waltz should last forever.我与你坠入爱河,愿这最后的华尔
2018年6月20日,我轮离开上海华润大东船厂,在上海港界外抛锚,等待航次指令。22日,接到指令,前往温哥华装菜籽。这是我轮处女航,也是我们一行21名船员的第一个航次,温哥华之旅正式开始。当日23点45分,我轮锚离底,开始了新航程。上海到温
温哥华,一如她的名字,是一个温润典雅、厚重内敛的城市。高晓松曾说,全加拿大他最喜爱的城市就是温哥华,这是一个拥有层层叠叠的水的地方。作为加拿大BC省最大的城市,温哥华是加西海岸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文化中心。这里拥有清新淡雅的自然美景,丰
前文回顾:远征温哥华(一):人生最漫长的五月一日 D22018年5月2日曾有人对我说,倒时差是很恐怖的,晚上会睡不着。但由于太过疲惫,我和夏倒床就呼呼大睡,等到再次睁开眼睛,时间已是早上6点半了。推开窗,天已微亮,朝霞漫天。远处,温哥华北面
如果你第一次来温哥华,一定会到格兰维尔岛。跟团游的话导游会给一个小时,最多一个半小时时间。这最多只能说是打了一次卡。自助游的话我推荐是一个下午。先上一张地图:地图中可以看出,格兰威尔岛其实是个在海湾里三面环海的半岛,反正半岛也是岛。跨海有两
关注「女行者」,行遍 全世界温哥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但与许多北美国家不同,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这里的景点呈现给游客的却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温哥华虽处于和中国黑龙江省相近的高纬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风和暖流影响,东北部有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两点之间看起来是直线最近,但人世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